沈阳墓园内现在出现很多种安葬方式,虽然说是大同小异,但是对于殡葬改革的发展起到的是非常大的助力,沈阳陵园网小编就和大家说说,在大家看起来差不多的安葬方式,到底是有什么不一样的?其实,生态墓地就含有很多不同种类的安葬方式,并不是说下葬时候的不一样,而是说在下葬时所选择安葬逝者的位置的一些选择的方式,安葬在什么种类的墓穴内。
由于城市人口剧增与老龄化程度加深,导致生老病死的问题,成为社会重点关注的热点。中国人以孝行天下,坚守“入土为安”,传统土葬方式导致中国人多地少的城市缺陷,陷入死人与活人争生存环境”的困惑。这意味着中国实际上早就步入老龄化社会。据沈阳墓地小编查阅报道,如果每年按0.65%的死亡率计算,约有900万人死亡,需要几十平方公里土地理葬遗体,以墓地使用年限20年计算,殡葬用地就到几百平方公里,相当于新加坡国土面积。
可见,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死亡对环境、经济、社会影响也会越来越严重,殡葬革新迫在眉睫。因而对殡葬用地利用开发研究,迎接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是一个新课题,这是本文选题依据之一。其次,由于我国土地资源粗放无序的管理,造成殡葬用地巨大浪费,加剧土地供求矛盾日益尖锐。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被墓地占用面积在600亩以上。城市墓地一般占用3平方米,农村墓地占地,小的也有10平方米,大的更是10到20亩地。此外,殡葬攀比之风盛行,各种豪华墓地比比皆是。据报道,在经济繁华温州城市,有些人大造“椅子坟”,(最大的椅了坟,甚至占地1000平方米,甚至有不少地方还建“活人墓”现象,屡禁不止),可见由于土地资源粗放无序的管理,无限延续,使城市公墓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面临土地稀缺的尴尬困境。
再次,城市公墓建设刻不容缓,具有政策诱导的意义。由于墓地供求紧张,也造成一部分人倒卖墓地从中牟取暴利,给社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甚至产生一系列社会治安问题,已引起理论界和决策者高度关注和重视。第一,党和政府在第十一五年规划明确提出要建“两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环境保持力度,因而国家对公墓方面改革的主要内容有明文规定,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第二,民政部在1999年对公墓建设明确要求,即“公墓变成公园”发展模式,成为“十五”期间公墓发展模式与公墓建设改革的方向。因此,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科学发展观对公墓建设政策诱导是我国殡葬革新中不可忽视的新课题,也是笔者选题依据之一。
最后,生态墓园研究开发势在必行,并具有积极探索与现实的意义。近年来,我国在城市公墓建设有较大改观,仍然存在不尽人意地方,例如布局不合理,缺乏绿化、美化;生态性较差,综合性偏低;墓碑整齐划一,千篇一律,谈不上艺术性,文化品质,可以概括为没有规划设计可言,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生态学理论的系统指导,缺乏科学规划设计,生搬硬套,导致经济结构混乱,生态环境失调和自然资源无效消耗,公墓建设资金缺位及其使用比例欠妥,园林技术人员匾乏,以及公墓管理不善等原因,致使公墓建设陷入改造难,扩建难的窘境。加上城市扩建逐步加快,原本位于城市郊区公墓纳入城市范围,拿水泥打造不朽“椅子坟”满山遍野,青山白化现象,触目惊心,形成“处处见坟家”,造成视觉污染而产生不悦心境。可见传统公墓的现状,令人堪忧,已经影响和妨碍生态城市可持续和谐发展的进程,各种墓园模式被提上城市规划议事日程,并且必须推陈革新,破蛹化蝶。新的课题,既是契机也是挑战,因为墓园是以特殊类型的城市,公共空间的绿地,既有殡葬和纪念死者的功能,而生态墓园及祭奠、旅游、教育、休闲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更加突出绿色生态环境保护功能,更加注重科技和绿色生态相结合,营造特定人文纪念景观,对提升城市生态园林的文化、艺术的风格品质,积极探讨城市公墓的绿色生态教育,大有裨益。所以,权衡得失,生态墓园,更为可取,并且,万事俱备,只欠缺行动证明,这对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两型社会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更多的使命感。
如果您想咨询沈阳地区的生态墓园可以拨打沈阳陵园网24小时咨询电话:024-81538166,我们将为您做详尽解答。